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中国福利会志

中国福利会志

5人阅读  |  

出版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免费

一、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力 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记载中国福利会的历史和现状。 二、 本志记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福利会事业发展的历程与近况。为体现中国福利 会事业和各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情况的连贯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本志记叙时限从1978 年至2018年。各类内容一般为交代沿革反映全貌,不作推本溯源。其中1978—1998 年内容因与一轮修志交叉,故记叙从简,1998年以后按例陈述。 三、 由于中国福利会工作面辐射较广,除所在地上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及国 外、境外的相关事务,以及某些现已不归属中国福利会的机构如今日中国杂志社等,作 为宋庆龄先生事业的组成部分,也属本志记述范围。 四、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按照方志“横排竖写”的 编纂原则,在结构上设卷首、主体内容、卷末。卷首设图照、序、凡例、目录、总述、大事 记,卷末设专记、附录、索引、编后记。主体内容设组织与管理、妇幼保健、学前教育、学 校教育、校外教育、儿童戏剧、出版传媒、老年福利、社会公益、对外交流与合作、重要活 动、人物等十二篇。 五、 本志入志人物和集体为中国福利会主要领导,与宋庆龄事业有密切联系并为 中国福利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全国、省(直辖市)级中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上海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全国、省(直辖市)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已故人物传略 以卒年先后为序,健在人物简介以生年先后为序。首轮《中国福利会志》中已收录人物 传略和人物简介的,除中国福利会执委会和工作班子主要领导外,原则上不再收录;有 关人物和先进集体之职务、荣誉、事迹主要记录其与中国福利会事业相关者。奖项标注 年份一般以奖项评定落款年份为准。 六、 本志记述机构或事物名称,以篇为单位,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再次出现时一般 用简称。本志所记中国福利会基层单位全称与简称,见附录《中国福利会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全称简称对照表》。本志中凡未标明地名之“市”均指上海市。本志中凡未冠名 称之“党”均指中国共产党。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简 称“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行文中所涉领导人职务,以当时所任为准,一般不冠 以“时任”“前”“原”等字样。其职务名称在同一章节中首次叙述从全,尔后从简。 七、 本志中某些史实内容,如扶贫工作、对外交往、重大活动等,有时复见于不同章 节。为了保持有关篇章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亦考虑其记述角度有所不同且各有侧 重,故仍分别予以保留。 八、 本志附录收录中国福利会有关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的讲话、贺 信、文章以及核心媒体报道。为了体现史料的完整真实,所录媒体报道一般不作增删改 动。个别转载的新闻标题和数字用法按本志体例要求作了适当统一。 九、 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福利会及所属单位档案室的文书档 案及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等。部门及个人提供的资料,引用时均经考证核实,一般不注 明出处。本志所用统计数据,均注明出处。个别资料数据因各种原因如无法核实,则用 符号“—”或“(待核)”表示。 十、 本志行文参照《<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行文规范》执行。

为你推荐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大型图片展》(画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秉持“永远和党在一起”信念,坚定不移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重大而卓越的贡献,她自己也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以及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光荣一员的政治归宿,蕴含着珍贵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启示,是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视角独特的生动教材。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党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 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精神,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特举办“永远和党在一起——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大型图片展。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时,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完成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本书是在党史框架下记述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坚定信念的编年体文献资料工具书。本书选取宋庆龄在重要政治关头、重大历史时刻,坚定不移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的重要史实、史料,研究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联系,研究党的统一战线经验,为宋庆龄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宣传和弘扬宋庆龄为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了生动教材。 本书既是编年体文献资料工具书,同时也是专题史事编年。本书将宋庆龄研究放在中共党史框架下、放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放在宋庆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党同心奋斗上进行编撰,梳理并提炼最新权威党史的相关内容,其中特别充实进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和《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相关内容;同时拓展新的相关史料,其中包括见证宋庆龄与党同心奋斗历程的“203档案”(即203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 本书是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0年,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启动“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工作启动后,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分别走访了中央档案馆、中国 第二历史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等机构;先后拜访了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等著名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同时组织推进15个涵盖宋庆龄一生的纵向课题研究和6个横向课题研究,各课题组提供了研究报告,同时按照各个课题的主题提供了相关史事编年。 本书极具价值和意义,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在建党100周年召开“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专题研讨会之后,组织秘书处全面梳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研究成果,在盛永华主编《宋庆龄年谱(1893—198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基础上,吸收各课题组相关史事编年成果,根据统一格式和体例,以历史年份为划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考证和核对工作。 在秘书处按照原定工作计划完成初稿后,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特聘专家盛永华、吴景平应邀参与了指导、审读和最后定稿工作。

《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

宋庆龄(1893—1981),原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终其一生关心中国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庆龄热爱、重视儿童,把儿童奉为“人类的至宝”,强调“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她说自己的“一生与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她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中国儿童保育教育工作发展。她认为儿童教育是缔造未来的事业,此项工作刻不容缓,提倡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发挥儿童文化的育人功能,并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这些思想穿越时代,熠熠生辉,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宋庆龄亲自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对幼儿教育思想实践与研究已有70多年的不懈探索。中国福利会幼教事业得益于她的思想指引,始终秉承“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的期许,坚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形成了富有特色、比较完整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保教规范,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现在,我们深入研究、精心梳理几代人的实践经验,着眼当代儿童的需求,把握时代脉络,提炼规律和真谛,并努力使之条理化、文本化、体系化,让宋庆龄的幼教事业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这套丛书有宋庆龄亲自带领幼教团队创造的历史经验,更有宋庆龄事业的当代追随者——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团队——以她的思想和实践为指引创造的新鲜成果。 本套丛书兼顾学术探讨与实践操作,为广大教师、家长提供有益、有效的借鉴和帮助,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喜爱,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当然,我们也深知面对成千上万读者的智慧,我们的时间和水平是有限的,诚恳地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丛书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