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欢迎您

当前位置: > 黎仲实资料集

黎仲实资料集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管理处,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

ISBN978-7-5072-2546-4

出版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开本32

版次1版1次

装帧精装、平装

定价¥68.00

我眼里享自由的仲实早已死了,

心里闹革命的仲实从此再无更变!

还有那活着便卖了从前的,

比你更可怜!

                                      ——朱执信《悼黎仲实》



内容简介

这是第一本关于黎仲实的研究资料集。黎仲实早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兴中会,是孙中山组建同盟会的首批会员,后回国参加并组织多次武装起义,为革命奔波。1919年10月1日,黎仲实英年早逝,葬于万国公墓。本书以家族回忆、史料著述等资料展现了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黎仲实的一生。



编者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历来重视学术研究,已编辑出版多种宋庆龄相关书系等。肇庆市端州区史志办公室主要从事地方史、志、年鉴编修与研究。



编者推荐

黎仲实先生是孙中山先生忠诚的追随者,是兴中会、同盟会的重要骨干,是同盟会多次武装起义的重要参与者,曾随黄兴亲赴战地,人称“副元帅”。他是同盟会实行部的重要成员。



书摘随读


更多精彩,请见本书。

为你推荐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 1938-1939

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在此值 得纪念的时刻编辑出版 70 年前发行的《保卫中国同盟年报》,具有特别的意义和 史料价值。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是宋庆龄领导的国际救援机构———保卫中国同盟的年 度工作与项目情况报告,出版发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卓绝的时候。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原计划每年出版发行一本。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与客 观条件的险恶,最终只编辑了 4 本,其中 1940—1941 年度报告已经完稿并送至印 刷厂付印,在日军攻占香港的最后一刻,为安全与保密起见,不得不在匆忙中忍痛 销毁。目前现存的只有 3 本:1938—1939 与 1939—1940 由香港《南华早报》印刷 出版,1941—1943 由美国援华会资助印刷出版。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是捐助者与受助者间的媒介,出版发行的目的十分明 确,就是将中国抗战第一线的真实情况与急需物资让全世界知晓,并面向海内外为 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争取道义和物资上的援助。宋庆龄在《年报》中指出:“这本 小册子将告诉你们,保卫中国同盟在做些什么工作和你们可以帮助它些什么。我 向你们呼吁,请你们阅读这本小册子,并请你们对它所概述的工作给予大力 支持。” 《年报》的编辑詹姆斯·贝特兰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既是机构的领导核心 也是世界知名记者与作家。他们的观察敏锐、文笔犀利,采编能力高超。贝特兰在 抗战期间担任过英国驻华使馆的新闻专员,对时局与中国的情况十分了解。他深 入采访了“西安事变”,写下《中国的决定性时刻》,这是最早一本外国人写的关于 “西安事变”真实情况的书;他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 等,撰写了《华北前线》、《在战争的阴影下》等书。爱泼斯坦从小在中国成长,担任 过《京津泰晤士报》与美国合众社的记者,采写了大量新闻通讯与文章,“卢沟桥事 变”后,他奔走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追踪采访,特别是对浴血奋战在山东台儿庄战 役的官兵作了采访。他于 1939 年在伦敦出版的《人民之战》,以第一手的报道与 观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头两年的抗战业绩,获得宋庆龄的高度赞扬与 推荐。 《年报》的内容真实、鲜活。《保卫中国同盟年报》是权威人士来自现场的第一 手资料与观察、感受。撰稿者皆是战地工作者或亲眼所见、熟悉情况的人,如诺尔 曼·白求恩写他在国际和平医院治疗伤员的情况;路易·艾黎的稿件来自工合协 会的基层单位;伊文思·卡尔逊在视察新四军后写出了报告,詹姆斯·贝特兰写了 他如何运送医药物资从香港到延安的经历……宋庆龄在每本《年报》中都有文章 或者呼吁。 《年报》的描述具体、生动,切合实际。简洁明了,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重 点在实际工作几乎全部是战地工作。急需什么,捐出了什么,收到了什么,捐赠物 用到了哪里,效果如何……但又不是孤立地报告战地工作,涉及范围广,包括敌后 与战争前线,说明助人者与受援者的共同目标,有保盟各分支机构的介绍,有国际 和平医院以及第一任院长白求恩与第二任院长柯棣华的事迹介绍;还详细介绍了 4 所国际和平医院的具体情况…… 综上所述,作为一份国际救援机构的年报,《保卫中国同盟年报》以其鲜明的 特色、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权威而独到的视角与文采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积极良好的作用和贡献。 70 年过去了。今天回看当年的 3 本年报,依然令人感觉新鲜而振奋: 它表述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在这一斗争中克服 种种危险与困难的精神; 它表述了许多国家的人民在反对他们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的国际互助热情,尤 其是对战斗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主战场的中国人民的支持; 它表述了宋庆龄在关键时刻以大无畏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人民和 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筑起了桥梁; 它表述了每一笔捐赠物资与款项的来龙去脉,每一项急需申请援助的理由和 用途,公开透明,一目了然,经得起历史查验。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档,因为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生 动地再现了当年的事件与场景,它客观、具体且细致的记录,为今天人们重温历史, 回顾反思,总结研究,提供了一份及其难得的史料。 此外,其中名人大家的文章,也是《保卫中国同盟年报》的一大亮点。诸多国 际知名记者与作家的战地采访与通讯,在引领我们重温历史的同时,展示了他们的 精彩文笔,也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如何从事有效宣传的样板。

怀念孙夫人

伍郑镜宇(西尔维娅·伍)是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的孙媳妇, 其公公伍朝枢曾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其夫伍競仁(競为其本名, 竟为简体,书中我们全部采用本名。 )则曾是飞机制造工程师。伍、 宋两家是世交。伍廷芳曾担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的外交部长。伍廷 芳之妻何宝芳是宋庆龄的朋友,曾积极支持宋庆龄创办的保盟和中 国福利基金会开展的慈善募捐活动。伍郑镜宇于 1940 年在香港初遇 宋庆龄,后积极投入保卫中国同盟的募捐工作。 1943 年,伍郑镜宇从重庆赴印度,随后又于是年秋移居美国, 在美与伍競仁结婚,60 年代起在加利福尼亚州从事餐饮业,曾出版 《伍夫人的中国烹饪艺术》一书。其次子伍浩平(George Wu)是美 国联邦法院第四位华裔法官。 伍郑镜宇自 1943 年起开始与宋庆龄通信,之后,长期保持书信 往来。1978 年以后,伍氏夫妇多次携子女到北京看望宋庆龄,受到 宋庆龄的热情款待。 1982 年,伍郑镜宇在美国出版了《怀念孙夫人》一书,藉以表 达自己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与由衷敬意。该书图文并茂,通过回忆 的方式,把宋庆龄的来函与记叙结合起来。书中共展示了宋庆龄给 她的 28 封亲笔信件和一些历史照片。较为难得的是书中还收录了宋庆龄逝世后,廖承志向伍氏夫妇发出邀请来京参加追悼活动的电报 影印件,以及伍郑镜宇所记录的参加追悼活动的日记—孙夫人国 葬日记。 1994 年,伍郑镜宇托在沪的亲戚将此书赠给中国福利会。作为 回赠,1999 年中国福利会向她赠送了一本《中国福利会六十年》画 册。其中有两张伍何宝芳的照片,分别拍摄于 1947 年和 1948 年的 上海,在参加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的慈善募捐会场上,伍何宝芳与 宋庆龄亲密地紧紧挨在一起。伍郑镜宇看到后,激动地从美国打来 电话,连称“太珍贵了”。 在隆重纪念宋庆龄诞辰 120 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怀念孙夫人》 一书译为中文,收录于《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书系》丛书之中。在 编辑该书时,我们将本书原著影印在书里,供广大研究者参考。